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关于“控糖”的健康浪潮。除了限制摄入量,一些企业还想到了另一种解决方式,那就是“代糖”,例如在瓜果中常见的甜味剂“赤藓糖醇”。那么,代糖到底好不好,它与蔗糖的区别又是什么呢?下面,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,简单聊聊这个问题。
1.赤藓糖醇是什么?
所谓代糖的“头号玩家”——赤藓糖醇,是一种四碳醇类糖醇,由葡萄糖发酵而来,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水果、发酵食品中,包括但不限于西瓜、桃子等。作为代糖的一种,赤藓糖醇的代谢特征也非常独特,它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,本身不进入血糖循环,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,因此特别适合糖尿病人群和低碳饮食者使用。
2.应用范围有多大?
从赤藓糖醇被提出至今,它已经在食物、饮品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在“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颗粒”这类儿童药中都有它的存在,主要作用就是掩盖中药的苦味,提升儿童适口性。类似的,在“臣功再欣复方锌布颗粒剂(儿童型)”中,赤藓糖醇也被用于替代蔗糖,不过作用则是降低糖分摄入量,避免龋齿等问题。
3.代糖真的致癌吗?
说了这么多,让我们回到代糖好不好这场风波的源头——致癌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关于代糖致病、致癌的研究,都有一定的局限性,并未控制赤藓糖醇摄入量,也缺乏代谢背景数据,无法代表健康年轻群体或日常饮食摄入情况,更不能得出一瓶元气森林就会导致某某问题这类荒谬推论。
简言之,代糖不是新时代的“舌尖毒药”,赤藓糖醇更称不上危害身体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与其争论代糖到底好不好,不妨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,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,不恐慌、不焦虑,充分享受合规生产的好饮品。